歡迎您光臨中國最大的行業(yè)報告門戶弘博報告!
分享到:
一紙“補貼令”催生家電報廢洪峰

    一紙“補貼令”可能推動中國迎來電子產品報廢的高峰期,而廢舊電器由誰回收、如何處理也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昨日(2009年5月20日),家電行業(yè)觀察家劉步塵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對于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管理尚處于亟待規(guī)范的“灰色地帶”,相關部門應該抓緊建立回收管理體系。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廢舊電器電子產品的流向主要有三個:一是通過小商販上門回收或者通過生產廠家、銷售商“以舊換新”等方式回收后,流入舊貨市場,銷售給低端消費者。二是通過捐贈等方式,向西部地區(qū)、希望小學等特定地域、群體轉移。三是拆解、處理,提取貴金屬等原材料。

    隨著我國家用電器進入了淘汰、報廢高峰期,處理廢舊家電的問題日益緊迫。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除報廢500萬臺電視機、400萬臺冰箱、500萬臺洗衣機外,還有500萬臺電腦、1000多萬部手機,產生的電子垃圾高達820多萬噸。按權威部門估算,2010年,我國城鎮(zhèn)電子產品報廢總量將達到13億臺。

    今年初,國務院公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提出國家建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用于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費用的補貼。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進口電器電子產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按照規(guī)定履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基金的繳納義務。但是,這一條例到2011年1月1日才施行。

    劉步塵表示,為追求短期效益,目前,很多企業(yè)往往采用露天焚燒、強酸浸泡等原始落后的方式處理電子垃圾,造成了嚴重污染,危害了人類健康。實際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中有許多有用的資源,如銅、鋁、鐵及各種稀貴金屬、玻璃和塑料等,具有很高的再利用價值。在推動“補貼令”的同時,政府也可以效仿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的做法,對合格的處理企業(yè)給予一定補貼。

文字:[    ] [打印本頁] [返回頂部]
Copyright © HongBo Re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诺拓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010-57096310 手机:1521 032 2745 QQ:2460707684 / 214748103
E-mail:Huarong2006@163.com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路37号1701-1703室 邮编100022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备案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