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光臨中國的行業(yè)報告門戶弘博報告!
分享到:
通脹預期助漲農林牧漁板塊
2010-08-16 來源:食品商務網 文字:[    ]

x自今年7月初開始,國際農產品出現一輪暴漲行情,美國小麥月漲幅超過50%。國內市場以玉米、豆類為代表的農產品品種價格也隨國際市場一路飆升,國際糧價的劇烈波動使得市場對國內糧價上漲預期進一步提升。國家發(fā)改委8月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從今年2月到7月,小麥、稻谷、玉米收購價分別上漲1.22%、6.73%、15.12%。
    導致今年農產品市場持續(xù)高燒、價格居高不下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天氣的不確定性。今年以來,全球多個地區(qū)出現極端惡劣天氣,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地遭遇百年一遇的高溫干旱天氣。這三個國家均列全球小麥出口國前十名,市場普遍預期今年全球小麥產量可能減產三成。全球其他主要小麥產地氣候也不佳:加拿大降雨過度,歐洲部分小麥產區(qū)遭遇旱災,澳大利亞鬧起蝗災。與此同時,國內也出現夏糧減產、西南干旱、南北方洪災等不利因素。

    此外,供需失衡推動農產品價格上漲,在人口增長、消費轉型推動農產品實物消費需求穩(wěn)步增長的同時,地下水資源匱乏、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種植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因素已經給農產品生產帶來巨大的壓力。在拉尼娜氣候影響下,美國、中國和阿根廷的大豆等作物單產量都接近歷史較低水平。未來農產品牛市是否能持續(xù),天氣情況是關鍵因素之一。

    目前流動性寬松,極低的資金成本已經使資產價格泡沫從股票、房地產市場蔓延到小宗、大宗農產品等泛資產領域,農產品價格上漲將是大概率事件。在A股市場上,2008年高通脹時期農業(yè)股極其突出的表現顯示了股票市場投資人在高通脹風險下的對沖選擇。在糧食價格震蕩向上的有利環(huán)境下,農林牧漁板塊在7月份也取得了很好的收益,7月份申萬農林牧漁指數上漲13%。

    具體來看,在通脹周期中,在溫和通脹轉向高通脹階段農業(yè)股超額收益最為明顯,此后農產品價格的每一次反彈都會帶來農業(yè)股較為明顯的超額收益。因此,展望未來,在高通脹的預期下,農業(yè)股將有望成為下一階段的投資主題。

 

文字:[    ] [打印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