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相機的設計報告
2008-05-28 來源:中國電子簡歷網 文字:[
大 中 小 ]
一、前言
現有傳統(tǒng)相機市場為少數大廠家所占領,已經形成了很大的品牌效應,但很遺憾的是在此卻很少看到中國自己的影子。而數碼相機作為一個新型產品,市場前景十分誘人。因此成為國內廠家要和這些大的傳統(tǒng)相機廠家分一杯羹的最后賭注。上到國家政策,下到一些小廠措施,都積極備戰(zhàn)。當然那些大廠家也不甘示弱,也在做著努力?梢灶A見,對這塊領土的爭奪戰(zhàn)將十分激烈?v觀商海浪潮――神話永遠有,但神話不是永久存在。市場有著太多不確定因素,充滿著令神話覆滅的危機,但也不乏創(chuàng)造神話的機遇。面對這場充滿看不見硝煙的中國數碼相機保衛(wèi)戰(zhàn),為企業(yè)服務的背后將有著更大更深遠的歷史意義――想來讓人激動和興奮。
二、現階段市場狀況分析
報紙、電視、雜志、萬維網,可以說是鋪天蓋地――有關數碼產品的信息向我們涌來,顯然對數碼相機這塊大蛋糕的爭奪之戰(zhàn)已經開始了。
新款數碼相機不斷推出――新的概念。一是它代表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二是數碼相機本身就是一種區(qū)別于傳統(tǒng)相機的新事物;三是數碼相機有著其前瞻性、時尚性特點;四是它存在的基礎就是最新的科技技術。
基于此,在技術上沒有太大差別的數碼相機,后起廠家若想趕超傳統(tǒng)廠家,很顯然在技術上是很難有太大作為。只有在找尋現有市場盲點的同時創(chuàng)造市場。競爭重點也就放在產品外觀創(chuàng)新、服務、人性化設計、時尚把握、市場群定位上了,以此祈求可以打開市場,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塑造與數碼相機形象匹配的產品市場形象――時尚、前衛(wèi)、高科技、人性化等全新形象。
三、市場調查
以此為出發(fā)點,我對傳統(tǒng)相機和現有市場上的數碼相機進行了調查研究。得出以下結論及相應設計取向:
1、總趨勢
傳統(tǒng)相機在光學上的技術優(yōu)勢,成像上的效果,數碼相機在短時間還無法對其實現替代,特別是對于專業(yè)選手,更是不可能。因此數碼相機在設計考慮時,目前應著重與非專業(yè)選手的需求。
2、造型上
傳統(tǒng)相機造型是以機械美、科技美為主要訴求賣點,在這些方面已達到極至。美的很,也十分具有誘惑力。因此數碼相機造型在現階段設計上就應避開這些,在吸取其這方面優(yōu)點的同時把重點放在時尚、前衛(wèi)及人性化等方面,況且這些也是與時代特征――科技以人為本、感性營銷策略等相一致的。就像美國航空把訴求點放在高科技上,獲得成功。而法國則把訴求點放在服務上,同樣在世界上也不甘落后。也就是說任何一種“產品”要獲得成功有一個明確的市場定位是必須的。
3、產品功能上
在產品功能設置上,傳統(tǒng)相機以其高科技的完善支持,可謂功能全面,因此造成了其復雜――復雜到令人望而生畏的境界。或許專業(yè)選手就是喜歡它的復雜,但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就勉為其難了。面對一款高檔相機,也只有望而興嘆。相信很多人有過這樣的尷尬,面對一款光學相機卻不知如何用好。傻瓜相機的誕生就是一種彌補市場的措施,但現在有了更好的選擇――數碼相機。這也就告訴我們,我們的數碼相機設計應該是易操作和易使用的,。能夠抓住最大群體的非專業(yè)用戶,其成功就不得了了。畢竟專業(yè)用戶又有多少,況且他們似乎對數碼相機還不屑一顧的。
4、色彩上
傳統(tǒng)相機由于是以機械美和科技美為主要訴求點,在色彩上主要是以銀色和灰色為主要基調,可謂是色彩單一,面對其主要訴求點,其穩(wěn)健、持續(xù)的作風是十分正確的,也是必需的。它也因此贏得了專業(yè)用戶的由衷愛戴。但面對今天這個追求時尚、個性、多樣化的后工業(yè)時代,由于其的市場定位,也勢必會失去一大批非專業(yè)用戶,為做出彌補,它們也推出了所謂的傻瓜相機,但事實上傻瓜相機只不過是一種簡化版。事實上,他們也不敢隨便就改變這一訴求點,要不它的麻煩就大了。這也就為數碼相機暫時留下一個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因為它還沒成熟,還沒形成自己固定的市場角色。這一角色會是如何樣子?通過與傳統(tǒng)相機相比較,可以預見它應該是時尚、前衛(wèi)、新潮、高科技、人性化的、面對最大消費群的大眾時尚用品而絕對要區(qū)別傳統(tǒng)相機的,在色彩上也就必然要為達到這一目標而努力了。
5、材料使用上
傳統(tǒng)相機在此方面很少考慮不同材料所具有的特有魅力。實際上,設計上對同一產品進行不同材料的使用是設計成功的一條非常有效的和節(jié)約成本的手段之一。像蘋果電腦,相同的品牌、技術、類似的造型元素,僅僅以半透明的材料為機殼,就創(chuàng)造了世紀末的一個神話,形成一種潮流――g4流行風。蘋果電腦廠家也因此擺脫困境,走向新的輝煌。我覺得,在面對產品開發(fā)階段,不帶任何“成見的設計”,不帶任何“成見的評判”,將會使企業(yè)走向最可能成功的道路。創(chuàng)新之路絕非一條,沒有一條企業(yè)也一定走不太遠。因此,作為全新的數碼相機在創(chuàng)新方面所應考慮得也就很多很多了,而材料方面也是絕不可以放松的因素。
6、產品精神、文化等高級功能
我將分幾個方面來論述這個復雜的問題
。1)、產品、企業(yè)方面
細細想來,在眾多成功的產品都有一個特點――它在滿足人們基本需求的同時,都傳達給人每一種超越物質層面的更高深的東西,我們專業(yè)稱為精神、文化價值或精神、文化功能,通俗的講就是人們常說的――這家東西看上去很美,這件東西給人感覺很舒服或很好諸如此類明顯的表現。另外有許多不明晰的表現也同樣具有此類含義,如某些人在買商品時會考慮商品是不是適合自己的身份或它能不能代表自己的喜好。此時商品已經不再簡單的是一件商品了,它已經被賦予了人格化的價值,被人化了。其價值也就不能簡單的以其實際的物質價值為標準了。也就像上海有些五星級的大酒店,一瓶兩三萬元人民幣的酒,開瓶費最高達7200人民幣。也因此引出“一天開出一輛桑塔納”的戲言?梢娢逍羌壘频晁莸囊幌盗猩唐贩N類,實實在在的已經是一種象征和寓意,已經超越了物質層面的價值而達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同樣作為商品類型之一的相機,傳統(tǒng)相機做的是專業(yè)用戶,其精神文化價值就在于一個專業(yè)形象。例如sony所帶給人們的是最先進的和最好的最優(yōu)的等一系列與好相關的形象概念?康氖撬髽I(yè)一流的科技,第一時間的創(chuàng)新――始終處于行業(yè)領頭羊位置,國內好像還沒有哪個企業(yè)達到這一境界。這就是產品的精神文化價值了(當然它還包含更多內容),也是企業(yè)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了。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企業(yè)使自己產品具備精神、文化價值是一個企業(yè)實現騰飛,擺脫別人陰影的根本,也是一個企業(yè)實現高效率高利潤的根本所在。要達到這些,靠某個部門某個人是很難實現的,它的實現必須有一種戰(zhàn)略指導思想,具有把人團結起來,使之產生很高熱情,產生想干點事的強烈欲望,能夠產生良好的創(chuàng)新,這當然就是每一個企業(yè)都追求的境界了。
。2)、人的方面
從人發(fā)展需求的規(guī)律來看,產品具備精神、文化價值也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和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人類社會的科技越發(fā)展,人類距離自然也就越遠”。也就是說人類存在規(guī)律同自然狀態(tài)下的動物是不能再畫等號的――盡管人類有其自然性(原始動物性)的一面。
a、社會經濟
就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水平而言,是隨著社會整體生產力的發(fā)展而逐次提升的。當社會生產力達到滿足人們基本生存需求的境界后,人們就會對消費品提出更高的要求――產品包含除實用功能之外的更多心理的、精神的、文化的、甚至于民族宗教的更多功能(價值)。
歐洲18世紀工業(yè)革命之初,當大量機械制品以人們意想不到的速度和數量涌向市場時,大多數人是歡呼雀躍的――盡管那些產品是粗造濫制和丑陋不堪的,因為當時生產力極為低下,物質生產無法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有就是最好的了。
二戰(zhàn)后40~50年代的歐洲經濟落后,物質同樣匱乏。人們生產最迫切要求是滿足人們生命需求。因此產品以簡潔、實用、耐用為最高原則,很少有人去關心其它方面的東西。
在經過60~70年代發(fā)展的后,很多國家擺脫貧困,走向富裕。于是在人們深層埋藏著的那份心理的、精神的、文化的欲求便被提升了起來。也因而80~90年代至今時代對人性化的關注提到了一個至高境界――形成人性化設計、科技以人為本等時代主題特征。這很顯然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而中國達到這一階段也不過在90年中期,才實現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才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中國正為趕上這班末班車而努力著。那作為生存在這一大環(huán)境下的生產企業(yè)還有何理由不跟上來。因此產品具備精神、文化等價值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b、人類社會
上面我們提到,人是一種超越其自身原始性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高級生命形式。因此人類除具有和動物一樣的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外,還具有更高層次的需求內容。試驗心理學研究證明,人類需求有從低到高發(fā)展的規(guī)律――或許這也就是人類得以不斷發(fā)展的動力吧。這種需求從低到高主要分五個層次:
首先:生理需求
也就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屬首要、必要條件。
其次:安全需求
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在滿足了生存需要后,很自然就要求生存的沒有危險,使自己的生命得到保障,這還基本屬生存需求的進一步延伸。
次之:社會需求
最主要的內容是歸屬和愛情方面的要求。人類數群居動物中最高形式了,任何一個人在生活中擁有一點自己的朋友、失業(yè)、愛情、或其它的他可以作為其中一員存在的氛圍,在這里他可以找到一些快樂和愉悅。
再次:尊重需求
也就是自己要得到別人的尊重。
最后:自我實現的需求
屬最高需求了,即人的價值有可以實現的機會和有可以實現的條件和能夠實現并可以得到承認。像那些在擁有了大量物質財富的富貴人,他們所追求的或許也就是能夠實現自價值并得到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頁]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