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光臨中國的行業(yè)報告門戶弘博報告!
分享到:
我國光通信設備行業(yè)競爭格局分析
2012-09-27 來源:弘博報告網整理 文字:[    ]

   光通信設備主流廠商主要包括華為、阿朗、中興、Ciena(訊遠)、烽火通信、思科、富士通、Tellabs(泰樂)以及NEC 等廠商,行業(yè)集中較高,行業(yè)前五企業(yè)的市場占有率合計約達到三分之二左右。

   我國企業(yè)2011 年在光通信設備市場上的競爭力較強,華為、中興以及烽火通信市場占有率分別位列第一、第三以及第五位,合計擁有4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中華為占比略有下滑,中興通訊與烽火通信表現出了較好的增長態(tài)勢,最值得關注的是烽火通信首次擠入全球前五,這與國內光通信的高景氣度直接相關。

   受益于全球網絡的持續(xù)升級,光網絡市場保持著較高的景氣度,在2011 年達到了147 億美元的規(guī)模,同比增長了15%。隨著全球電信資本投資周期的啟動、帶寬需求的持續(xù)帶動以及各個國家光纖網絡建設的高潮,預計到2015 年,全球光網絡設備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穩(wěn)步達到200 億美元以上。

   國內光網絡設備市場的主要推動因素為三大運營商的固網寬帶及移動寬帶大規(guī)模建設。根據ICCSZ 的數據,國內光網絡設備市場規(guī)模在2011 年達到了340 億元新高,同比增長6.6%,此后仍將保持穩(wěn)步增長,到2015 年達到接近400 億元的規(guī)模。

圖表 18  2010-2015年全球光網絡設備市場規(guī)模增長趨勢圖

 

圖表 19  2010-2015年中國光網絡設備市場規(guī)模增長趨勢圖

    隨著國內寬帶戰(zhàn)略的進一步落實,光通信設備制造商極有可能會獲得超預期成長的機會。目前國內的光通信設備制造商在光接入以及光傳輸領域的競爭優(yōu)勢比較明顯,華為、中興通訊以及烽火通信已經形成了三強鼎立的局面,阿朗與三強的差距漸漸拉開。首先來看傳輸設備,華為在此領域的競爭優(yōu)勢十分突出,以60%左右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位,中興通訊以20%左右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位,緊跟著是烽火通信的9%,阿朗的市場份額滑落至8%左右,其他廠商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在光接入這一領域,華為仍然位列第一位,但是優(yōu)勢不及傳輸部分那么明顯。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中興通訊與烽火通信作為A 股僅有的兩家光通信設備制造商,都是基本面比較扎實的企業(yè),這兩家企業(yè)相比較而言,我們更看好烽火通信在光通信領域的潛力。我們認為烽火通信未來的機會主要在以下兩點:一是份額提升,二是海外市場拓展。從運營商的采購策略來看,如果想保持市場的平衡,那么就有必要改變目前的寡頭壟斷局面,傳輸部分華為與中興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80%以上,接入部分市場占有率達到了70%以上,如果三大運營商想尋找第三家可以與華為與中興相匹敵的公司,那么烽火通信將是最理想的標的,這從烽火近年來集采份額不斷提升得到體現。

   從市場覆蓋范圍來看,雖然國內光通信行業(yè)景氣度逐步提升,但是如果想成為一流的光通信設備企業(yè),海外是必須涉足的市場。烽火通信現在主要面對的是300 多億的國內市場,而全球市場的規(guī)模在1,000 多億人民幣,涉足海外市場將會打破烽火通信進一步做強做大的瓶頸。

圖表 20  國內光傳輸設備市場份額

 

圖表 21  國內光接入設備市場份額

文字:[    ] [打印本頁] [返回頂部]